(此文章在之前是一條問題,現經剪輯跟大家分享多一次)
學員做健身球腹卷(Fitball Crunch),第一組(Before correction)她活動地方只有手臂、頸椎及胸椎關節,腹直肌確實沒怎麼動過。
經指導後(After correction),儘管髖關節活動多了,但腰椎關節(腹直肌收縮)活動明顯增加。滿心歡喜以為她會找到腹肌感覺,做不了十下她停下並說只有下腰感到酸痛,我告訴她若不是太痛的話請繼續,她最後做了二十下,感到八成下腰兩成腹。
很多這類型的個案都屬於以下三個之一(或者一個以上):
1. 當髖關節活躍於腹卷動作,髖屈肌羣中的髂腰肌會活躍起來,髂腰肌收緊會令髖向前傾側(Pelvic Anterior Tilt)導致背部壓力增加,令腰部不適。
2. 站姿習慣或穿太多高跟鞋容易令髖向前傾側(Pelvic Anterior Tilt),下腰長時間受壓,腹卷突然把背部伸展,神經感受器(proprioceptor)立即發訊收縮背部肌肉以防止受傷,令背部出現痛楚。
3. 缺乏運動經驗令感覺神經(sensory neuron)與運動神經(motor neuron)之間的訊息傳遞並不敏感,儘管腹部用力,但腦部傳送的訊息令學員困惑是背部。好像不少初學健身人士做完掌上壓訴說二頭肌疲倦一樣。(實際是三頭肌在工作)
當你肯定她動作正確時,其實一定是腹直肌在工作。否則他無法做出這個動作。因此,在嘗試轉換其他腹部動作前,我叫她再做多一組。果然,這次她只感覺到三成腰七成腹。最後一組甚至因為腹部太累已忘記有任何下背感覺了。
當你完全了解動作機𢬿性,你就更有信心讓學生嘗試,或找不同方法,或不同協助工具。甚至隔天再試,部分學員在緊張心情下將所有關節僵硬起來,當隔天放鬆心情後再試會更容易找到感覺。
[連教練提到提高雙腳再做,目的其實就是把股骨提高(髖屈),令髖更容易向後傾側(hip posterior tilt),釋放下背壓力。
另外呼吸控制對腹卷亦頗為重要。呼氣時,肋骨會向下摺協助肺部呼出空氣,而腹直肌就是在肋骨第五節開始連接著,所以呼氣會順勢幫助腹直肌收縮]
[Moe教練有講到腹卷太高腹直肌會失去張力、槓桿原理、活動幅度及腹部耐力,讓我再補充一點。
要保持腹直肌張力,下背應該全程壓在球上作為支點(請看我「健身球腹卷」示範video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rkngchutraining/videos/965858933484896/ ),當壓在球上的位置移到肩胛骨或屁股時,腹部張力會消失,這是支點轉移了的關係。
腹部肌肉開始於恥骨(Pubic) 止於肋骨第五節,所以它牽涉到胸椎,腰椎及髖三個關節,所以要腹直肌收縮最多需要卷起胸、腰二椎及髖向後傾側。
腹部主要工作是進行穩定,所以以耐力為主,然而很多人誤解在腹部訓練中不斷增加阻力(或稱重量),令背部壓力大大提升。]
多謝多謝兩位教練分享🙏🏽🙏🏽🙏🏽